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要闻 >> 正文
乐清男孩“失联”事件 别让“狗血”冷了热血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7日 09:19:40  来源: 云南网-春城晚报
分享至:

  原标题:乐清男孩“失联”事件 别让“狗血”冷了热血

  白天不懂夜的黑。善良的人们难以想象,温州11岁男孩失联,竟是“狼来了”的故事。经初步查明,这一事件是男孩母亲为测试父亲的感情而故意制造的虚假警情,始作俑者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家庭狗血剧上演成全国反转剧,激起了众人的惊愕与愤怒。

  《钱江晚报》评论:这起虚假报案,不仅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还辜负了多少人真挚朴素的爱心:仅钱江晚报发出的寻人微信,阅读量就达500万,留言过万条。到头来,片片真情,却被雨打风吹去。发生这样的事,人们最为担心的是,当公众善心被透支、社会诚信遇危机,人们将遭遇“狼来了”的故事中最后的结局。这样的担心并非过虑,“老人倒了扶不扶”一度成为舆论话题,正是类似事件的后果。

  个别人的任意妄为,最终伤害的是不特定多数,让全社会为恶行买单。要防止这样的“狗血剧”重演,必须让导演者付出应有的成本。在男童失联这起事件中,责任人既要承担道德的谴责,也一定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他们理应承担公共资源投入的成本。恶有恶报,这既是朴素的道德期待,也应成为法治社会的现实结果。与此同时,舆论要坚定不移地褒扬善心善举。这一次的网上寻人形成热潮,正是社会积极向上正能量的表现。民心可恃,民心可贵。事实上,即便在这一事件中,网友的热心也并非没有价值。作恶的是大人,而11岁的孩子是无辜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关注孩子的命运并没错,这种成为全网热潮的关注,也推进了事件的调查、真相的揭开。

  在打击“狗血”的同时,我们更要选择相信热血。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公众的惊诧与愤慨,正在于它是非常个别的现象。面对“狗血”,我们更需要客观理性地认识到,今天和未来,善良依然是大概率事件。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求助、报警,都是基于真实的需求。我们大可不必因为黑子的存在,怀疑整个太阳。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