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刘子语)10月13日,“象形计划”之“神奇动物在哪里——边境之眼”活动在昆明举行。
活动现场 记者 刘子语 摄
“象形计划”由英国伦敦动物学会(ZSL)联合昆明大象书店共同发起,旨在向公众分享野生动物保护前线的故事,增强大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本期活动是“象形计划”的第13场活动,活动同时由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合作举办。活动邀请到中国探险学会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毕蔚林(William V.Bleisch)和致力于中国野生猫科动物保护的非政府组织猫盟(CFCA)的相关负责人黄巧雯进行分享交流。
毕蔚林是美国人,1987年来到云南,与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机构合作,进行对野生长臂猿的研究,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关注着中国尤其云南的野生动物保护。他说,在中国进行科研30多年来,看到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野生动物保护成为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国的变化、中国的故事让他很有信心,他相信中国将在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中起到重要带动作用。毕蔚林结合云南特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同时谈到,国际合作应该成为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方式。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吸引了很多外国学者、学生到中国交流学习,这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各国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做法、经验可以得到更多的传递、交流。
黄巧雯认为,野生动物保护这个话题听起来离大众很遥远,但实际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政府、非政府机构、企业、学术机构需要在其中积极作为,普通大众也需要从我做起。例如,拒绝购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并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只有每一个人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形成野生动物保护的良性环境。
另据介绍,去年以来,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联系对接了多场生态保护主题的活动在云南举办。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了解云南民众对生态保护信息、知识的需求,增强与云南相关机构的合作,并共同为明年即将在云南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