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以来,昆明市东川区一次性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8740户32771人。为务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东川区坚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脱贫成效巩固相结合,聚焦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后续发展等重点领域,深入移民新区找问题、抓整改、强服务,吹响了部门报到的“哨声”。
昆明东川在移民新区吹响“报到哨” 东川区委宣传部 供图
新区吹哨,部门报到
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坚持奔着问题去,对准问题改。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融入城市难”问题,探索建立了“党建引领、新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席会议制度。在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过渡期间,由东川区委、区政府高位统筹,协调18家区属部门,通过定期例会、日常联络机制,对实现思想工作联做、党员教育联抓、文明城市联建、卫健服务联管、公益事业联办、贫困对象联帮、平安社区联创、阵地资源联享的良性互动。新区定期不定期梳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进城后存在的困难问题,吹响“需求哨”,联席会议研究提出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和项目清单,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助推群众快速融入城市社区生活。
昆明东川在移民新区吹响“报到哨” 东川区委宣传部 供图
党群结对,志愿服务
建立落实“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服务制度,全面整合帮扶资源,精准选派包保干部,确保所有搬迁群众都有干部包保对接。帮扶干部一包到底,包动态、包稳定、包就业、包满意度提升,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疏导情绪,切实增强归属感、提高幸福感。按照结对帮扶服务制度,深入落实“四帮一带”责任。同时,引领全区各类群团志愿服务组织,按照“五有一落实”,即:有服务标识、有服务队伍、有服务项目、有服务制度、有服务台账、落实志愿服务行动的标准,建设党员志愿服务站,并开通62122580(谐音“我帮你”)为民服务热线,做好群众困难问题收集反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昆明东川在移民新区吹响“报到哨” 东川区委宣传部 供图
送岗就业,增收致富
按照昆明市委“两进两出两对接一提升”脱贫要求,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为目标,采取“送岗(未就业的)、稳岗(已就业的)、跟岗(有意愿的)、引岗(无意愿的)、安岗(有困难的)”“一户一策”精准措施,不断推动就业工作深入开展,促进易地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扩面增量、提质增效、充分就业。同时,强化移民新区搬迁群众就业保障,先后成立了6个乡镇级就业工作站,53个村级就业工作服务工作队,抽调移民新区50%工作人员参与就业服务工作。按照“区内稳岗、区外推岗”的思路,针对未就业劳动力开展至少人均3次以上送岗入户和就业培训,并每周五组织开展供需见面会,推动形成就业长效机制。同时,加强搬迁到城区的5个乡镇的663名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人员集中统一管理,积极鼓励自主创业,通过帮助申报创业补贴,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云南网记者 茶志福 通讯员 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