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瑞萍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始终认为青年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最大希望之所在。
当前,青年人才一般都具备高学历,专业优势比较明显,但工作经历单一,缺乏经验,处理复杂事务不够全面。思维比较活跃、朝气蓬勃,但往往好高骛远,缺乏务实精神,常常表现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少耐心和定力。理论知识丰富,但对于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却比较薄弱,容易脱离实际,存在“讲空话”、“纸上谈兵”的现象。此外,青年人才工作有激情、善于创新,但吃苦精神、奉献意识还不够强,抗压能力普遍较弱,个性比较突出,自我中心意识强,缺乏对基层艰苦生活的体验和意志的锤炼,在情感上与基层工作的融合不够。
对于青年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在观思想念上充分认识到抓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党和国家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战略布局的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要用客观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青年,用人人都可以成为优秀人才的观点去衡量和挖掘人才。要有爱才之心、求才之渴、识才之明,始终把青年人才作为创新之本、竞争之本、发展之本,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人才观来统筹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
探索培养机制,搭建成长平台。优秀青年人才,并非“与生俱来”。要探索建立严谨的青年人才培养制度,创建实施以思想、能力、业绩、人品而不是以学历、资历、背景为主要依据的青年人才选用标准,激发青年人才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当然,在抓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时,要给他们“压担子”,给予与其能力水平相匹配的岗位职责。只有在经受肩挑重担、独当一面的历练之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才可能成长为堪当大任的“青年英才”。
注重人文关怀,关心青年人才心理健康。
要从解决青年人才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关心力度,努力解决其事业发展的后顾之忧,稳步提升青年人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大心理健康疏导,促进青年人情绪交流渠道畅通,及时帮助青年人解决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人才因素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宝贵财富,青年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后备军。我们必须多措并举,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阳宗海区党政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