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扶贫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扶贫 >> 正文
云南兰坪:依靠特色畜牧业 致富道路更宽阔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1日 17:01:51  来源: 云南网

  盛夏时节,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营盘镇澜沧江两岸天蓝地绿,碧水长流。青山绿水间的松柏村宏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车间环境干净整洁,社员们三五成群,清理牛圈、搬运青饲料、为母牛做产后护理,俨然一幅创业致富的生动画卷。

依靠特色畜牧业 致富道路更宽阔

  然而,时光退回到 5 年前,这个群山环抱中的小村寨,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深度贫困村。2018年,宏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投产之前,全村共有324户1161名贫困群众,冲出贫困的阴霾,走上脱贫致富路,是松柏儿女最迫切的愿望。

  2017年3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珠海和怒江州供电局的支持下,松柏村党总支成立宏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四年的努力,一个集养殖车间、办公区、青饲料加工厂、生活区和放养区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建成投产。目前,该基地存栏西门塔尔牛300多头,德州驴120匹,土鸡2000余羽,中华蜂230箱,全村青饲料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

  许多松柏村民加入合作社,上起“行政班”,摇身变股民,收入来源一下子拓宽了。

依靠特色畜牧业 致富道路更宽阔

  下午时分,太阳西斜,凉爽的山风拂面。村民罗正雷与同伴一起进入育繁养殖区,为母牛喂药、打针,进行产后护理。

  “产后护理很关键,这关系到整个合作社的小牛繁育工作。”到合作社务工 4年,罗正雷已从一个普通的饲养员成为了合作社育繁、疾病预防控制、青饲料加工方面的得力干将,工资收入也从最开始的2400元涨到了现在的3000元。

  罗正雷自己算了一笔账,自己在合作社务工每月3000元,妻子每年到合作社打工150天,每天100元,加上合作社收购自己青饲料的收入和分红收入,每年家庭收入超过6万元。

  “大女儿读大二,小儿子上高三,因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压力不是很大。”提及两个学习很努力的孩子,罗正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依靠特色畜牧业 致富道路更宽阔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松柏村党总支书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青松说道,在党总支引领下,松柏村走出了一条 “党总支+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脱贫路子,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养牛致富路,进一步增加了贫困群众脱贫的稳定性。

  “今年年底,合作社的有机肥加工厂、二期养殖车间将建成,到时候,合作社肉牛存栏量将不低于700头、德州驴存量超过200匹,把周边更多的老百姓吸纳进来。”罗青松说,目前,宏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带动营盘镇松柏村和拉古村超过484户脱贫群众增收致富,除了长期务工的13人,临时用工人次累计超过2000人次,累计分红资金超过100万元。

  松柏村林草资源丰富。精准扶贫中,松柏村因地制宜发展带动性强、收益高的山地特色畜牧业。目前,松柏村全村肉牛存栏超过1200头,黑山羊、绵羊数量超过5000只,鸡10000羽以上,毛驴500匹,生猪存栏10000头左右。

  “特色产业活起来,一年四季有收入……”如今的松柏村的百姓,依靠特色畜牧业,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云南网记者 普孟秋 通讯员 罗四肥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范春艳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