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扶贫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公益频道 >> 公益扶贫 >> 正文
石斛铺起乡村产业“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1日 09:51:00  来源: 云南网-芒市云客户端

原标题:石斛铺起乡村产业“致富路”

小简地处山区,地势较偏,“走出大山”成为年轻一代的“梦想”。村寨里年轻人外出学习、务工,中老年在家精耕细作,够吃就行。产业发难,想富裕更难。近年来,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不断探索发展、富裕的道路。

心系乡村产业发展,2007年的某一天,我们的村干部听说了一个新奇的产业——石斛种植。石斛药用价值高,经济收益好,考虑到本村地势及产业发展难的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产业致富的想法,便到龙陵考察石斛种植产业。经考察,石斛种植地势要、劳动力要求不高,因地制宜,很适合本村发展,回来后就开始石斛种植。

但石斛种植前期资金投入大,管理技术要求高,不过惠民政策、探索精神解决大了问题。最开始石斛种植需要购买野生苗,故资金投入非常大,幸而政府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为种植户提供补贴利息的惠民政策,极大的鼓舞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有钱了,没有技术怎么办,种植户便到考察地学习种植管理技术,自己不断摸索、改进,最后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种植管理技术模式。可依靠政府惠民政策不是长久之计,还需从根本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研究发展了扦插技术,解决了高成本购苗的问题,形成了自繁自种的模式,极大的降低了前期投入成本。

技术逐渐成熟、前期投入成本降低,党员干部开始带领群众发展石斛产业。可石斛规模种植,以前没听过、没见过,村里种植户也比较少,虽有可观的收益,可很多村民还是不想冒险。当然村民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没技术、没经验、怕赔本。“由小到大”的种植模式便在村里盛行起来。这种模式是防范重大风险的有效措施,不用贷款,前期小规模种植,自己育苗,回收成本之后再扩大规模。不断循环往复,自然也就形成了大规模种植,很多不愿贷款的农户选择了这种保险的种植模式。现今石斛市场价基本稳定,村寨石斛产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收益也越来越显著。村民们钱包鼓起来了,日子变得越来越好。这得益于我们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种植,领头学习,传授经验。

销售不须愁,收入自然有。“酒香不怕巷子深”,村寨种植出大量优质的石斛,自然有人到本村收购。一到收获季节,来本村收购石斛的收购商纷至沓来,本村的石斛供不应求。

自2007年开始,小简二组支部带领党员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石斛产业,从刚开始种植有17户,现在发展有80户,面积300余亩,投资1000万,到2020年产值:400万元。

小产业,大发展。当石斛种植在村里的规模不断扩大,便为村里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无论是插苗、采收,还是烤干做成半成品,都需要劳动力,村里人实现了家门口就能就业。农忙忙自己家的事情,闲季还可以赚点外快,这对于大多数在家的妇女来说,在挣钱的同时能够兼顾家里,还能学到技术,这可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

如今,石斛已经成为小简寨的一张新名片。石斛产业为小简铺出了一条坚实的致富道路。(张秋梅

责任编辑:张潇予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